跟著柏昌老師走過大大小小的賞蝶行程,說到[蝴蝶標放]就想到坐夜車睡帳篷再加做義工的辛苦。然而學習蝴蝶己滿兩年,我想要用不同的角度心態去看蝴蝶,今年1月初我參加台東的[蝴蝶標放],體會到學習蝴蝶不只是[蝴蝶辨識],[拍照記錄],並進一步了解[蝴蝶標放]這項工作的意義,也為台灣蝴蝶盡一點力。
這條要進入斑蝶越冬棲地的河谷在八八風災的摧殘下道路柔腸寸斷,然而台東的一個斑蝶越冬蝶谷研究團隊忍耐著環境與氣候的變遷堅持信念。
終於來到了[五星級](有省錢的台語)的住宿-大武山林務工作站,這樣的地點讓大家一早起床就能抬頭迎著陽光看著青斑蝶,紫斑蝶翩翩滑出森林,值得!
粉紅,粉綠的蚊帳是我們標蝶的超級辦公室,當然吃,喝,拉也在附近就近了!
開工了!小心辨識蝶種-小紋青斑蝶,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斯氏紫斑,辨識公母性別和老中青成熟度,再量翅長,大聲唸出-[小紋,中,母,4.2公分],最後跟他說-bye,bye,祝他幸福!
和100隻蝴蝶關在一起,可以感受他們的鱗粉,費洛蒙和一點點尿液在空中漂浮,有這樣的經驗才能說-[我愛蝴蝶!]。
這一天多的時間 ,老師同學一行16人,標記了接近兩千隻斑蝶,其中以小紋青斑蝶為最多數,其次是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斯氏紫斑。蝴蝶標放的目地是提供一筆記錄資料,作為越冬蝶谷學術研究的基礎資料。
這個研究團隊的指導教授趙仁方老師也來為我們分享他這些年的心得,趙仁方老師很謙遜的說-至今越冬型蝶谷的成因還有許多迷題存在,所以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